近日,《重慶市數字農業農村發展“十四五”規劃》(下稱《規劃》)正式發布,明確到2025年基本建成西部“智慧農業·數字鄉村”示范區。
據市農業農村委信息化處相關負責人介紹,近年來,重慶通過實施“生產智能化”“經營網絡化”“管理數據化”“服務在線化”行動,全市農業農村數字化水平達40.3%,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,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奠定基礎。
但與此同時,全市農業農村數字化面臨諸多挑戰。如信息化應用程度不高、基礎建設有待強化、數據應用價值有待提升、人才支撐能力不足等。
為此,《規劃》明確提出要以產業數字化、數字產業化為發展主線,以數字技術與農業農村經濟深度融合為主攻方向,重點實施農業農村大數據建設、提升產業智慧化水平、促進經營服務智能化轉型、推動數字農業農村技術創新應用、打造整合協同的信息化應用體系五大任務。
到2025年,農業農村基礎數據資源采集和匯聚體系基本建成,天空地一體化農業農村監測網絡實現全域覆蓋,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大數據基本形成。力爭新建智慧農業試驗示范基地200個,全市農業數字經濟增加值達150億元,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240億元,農村互聯網普及率達70%以上,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站行政村覆蓋率達100%,數字農業農村發展總體水平超過50%,基本建成西部“智慧農業·數字鄉村”示范區。
此外,《規劃》還制定了農業農村大數據、基礎數據資源采集匯聚、農業農村天空地智慧化監測、單品種全產業鏈大數據、智慧農業推廣應用、經營數字化改造、新業態數字化提升、數字農業農村信息服務、數字農業農村科技創新、政務信息化建設十項數字農業農村建設重點工程。